28日,記者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,《黃石市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三年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近期發布,提出到2027年,使各項指標達到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要求,力爭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。
該方案要求健全企業環境治理責任體系,嚴格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。開展生態安全體系行動,守護好我市“一江兩水三山多核”的生態安全格局;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到2027年,全市細顆粒物年平均濃度持續下降,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。推進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,到2027年,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%以上;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Ⅱ類的比例達到省定目標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,到2027年,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%以上。編制黃石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,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,實施城鄉一體化供水入戶、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工程,持續開展“清潔家園”行動,加快打造大冶保安至茗山、陽新三溪至王英、開發區·鐵山區黃陽一級公路沿線等3個鄉村振興示范帶。嚴格落實林長制,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完成“五邊青綠”植樹造林綠化提質9萬畝,持續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“清零”行動。
積極開展建設生態經濟體系行動,因地制宜引導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,推動冶金新材料、電子信息制造、臨空產業三大優勢產業集群建設;推動大冶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,加強與陽新協同互補。嚴禁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擴能;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,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,發展分布式光伏,推進綠電綠氫項目,構建氫能全產業鏈。推動“公轉鐵”“公轉水”,推進智慧港口信息協同。加強工業用水管理,建設節水型園區小區。開展建設生態文化體系行動,強化礦冶工業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力度,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;提升磁湖風景名勝區和大眾山森林公園等重要節點,加強沿江大道與環大冶湖生態綠帶建設,提升城鎮園林綠化水平。同時通過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、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、建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等方式完善我市生態文明制度體系,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門落實工作責任,細化工作舉措,加強協同配合。市生態環境局將會同各地各部門開展督導調度、動態跟蹤和年度評估。同時加強資金統籌,鼓勵多元化投資主體進入生態環保市場,加大綠色信貸、綠色債券、綠色基金、綠色保險對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,確保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正常推進。(記者 廖巍巍)
編輯:徐道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