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6日清晨6時,西塞山區東屏社區79歲黨員蘇明全開始在小區巡查。2022年,蘇明全挑起東屏社區南屏小區第二網格黨支部書記的擔子。從那時起,他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“螺絲釘”,深入街坊鄰居家中談心,在社區做志愿服務。在居民眼里,他就是溫暖與善意的化身,大家對他的贊譽之詞不絕于耳。
“老范,您想如果電梯裝好了,您和老伴隨時出門再不用爬樓了,不至于下樓買一次菜管幾天吧!”7月酷暑,蘇明全再一次敲開6樓住戶的門。南屏小區加裝電梯工程因3戶居民拒攤費用陷入僵局,這位老黨員開啟他的再一次上門做工作。
在自改委會議上,蘇明全獨創“需求清單工作法”,將涉及加裝電梯的20戶居民訴求分類用顏色標注:紅色是迫切需求,綠色是可裝可不裝的改善型需求,藍色表示需要進一步溝通,他想盡快全部解決。7月14日下午,當籌資突破85%的喜訊傳來時,蘇明全的白發早已被汗水浸透。
“小王家的電表箱有異響。”蘇明全的巡查日記本記錄著各種細節。自從他被社區聘為“平安管家”后,他為社區居民服務更熱心了,為獨居老人的家定制“安全套餐”:廚房一定要裝燃氣報警器,衛生間淋浴區必須裝上防滑墊。
這些居家安全的事可不能大意。有一次,蘇明全在小區巡查,發現一位獨居老人家里冒出濃煙。情況萬分危急,他立即跟社區聯系,并撥打119。消防人員趕到后果斷破門而入,發現家中無人,廚房燃氣灶上的鐵鍋燒得通紅,鍋底只剩一點殘渣。看到這一幕,大家都稱情況太危險了,幸虧蘇明全巡查及時發現火情。
當飛云公園的晚霞染紅西塞山時,蘇明全又出現在樓道改造現場。他發明的“舊物置換角”讓堆積多年的廢舊家具變身花架,曾經貼滿小廣告的墻面現在掛著居民的攝影作品。“蘇書記,新裝的路燈真亮啊!”聽著鄰居們的贊嘆,他笑了。可誰會知道,為爭取這批太陽能路燈,他往有關部門不知跑了多少趟。
當被問及為何如此執著時,蘇明全指著黨員活動室墻上的入黨誓詞:“我1976年6月入黨,宣誓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’。”夜色中,新裝的路燈依次亮起,將老人巡查的背影拉得很長,如同他用行動寫就的溫暖詩行。(記者 劉艷新 通訊員 涂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