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晚,華燈初上,陽新縣興國鎮華聯時代廣場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。商場外立面的燈光漸次亮起,與街頭車流燈影交織成絢爛的夜景。
一片熱鬧繁榮的景象中,總能看到身穿紅色馬甲的黨員志愿者穿梭其間。他們時而俯身撿起角落的紙屑,時而攙扶老人前往休息區,時而為過往市民提供指引,用暖心服務默默守護著商圈的井然有序與文明和諧……
自2022年6月成立以來,華聯商圈黨支部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,把紅色服務貫穿企業運營和社區治理全過程,成為陽新商圈中一張鮮明的“紅色名片”。
“支部剛成立時只有四家企業,如今已覆蓋六家公司。”黨支部書記霍曉華介紹,“我們努力讓每一位黨員都成為一面旗幟,也積極吸引更多優秀員工向黨組織靠攏,壯大志愿者隊伍。”
支部堅持與社區、鎮黨委緊密聯動,認真落實“三會一課”和主題黨日制度,確保黨的政策在商圈落地見效。每周五是支部固定的“志愿服務日”。黨員們按時集結,重點清理商場周邊衛生死角。“像康樂路一帶,綠化帶深處容易積存垃圾,光靠日常保潔確實難以全覆蓋。”正在勞動的黨員王賢圣說道,“每周集中清理一次,環境整潔了,顧客和居民也更滿意”。
到了夏季,商場主動開放空調區域供周邊居民納涼,志愿者自愿輪崗,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。“我們在商場內新增了50個休息座椅區,還幫叔叔阿姨們做了簡單的健康登記——誰有高血壓,誰行動不便,我們都心中有數。”霍曉華說,“有一次一位阿姨突然頭暈,黨員志愿者和保安迅速上前攙扶,及時拿藥、聯系家人、撥打120,整個過程穩妥有序。”
支部協同企業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。截至目前,黨支部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近80萬元,用于捐資助學、慰問退伍軍人、幫扶困難群眾等多項公益行動,切實履行社會責任,傳遞組織溫暖。
當前,支部正與縣紅十字會積極對接,計劃在商場內配備AED設備,并開展應急救護培訓。“關鍵時刻能搶回一條生命,這項投入非常有意義。”霍曉華說。
商場一樓的小米專賣店是商圈首批“黨員經營戶”之一。談起掛上牌匾后的變化,店主王女士表示:“這不僅是一項榮譽,更是一份責任。顧客看到黨員標識,信任感明顯增強。”該店也從最初的小柜臺,逐步發展成品牌旗艦店。目前,商圈內共有兩家黨員經營戶,支部對其服務質量、商品品質、員工言行持續監督,真正讓“黨員示范”成為看得見的信譽保障。
眼下,支部正積極推進“紅色驛站”建設,希望為外賣小哥、環衛工人、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提供歇腳、飲水、應急救助等便民服務。“這個計劃已醞釀近兩年,選址和設計方案都已確定,”霍曉華指著商場出口處說道,“希望今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能把驛站建起來,讓它成為商圈黨建又一家暖心服務站。”
此外,商場還專門設立了微型消防站,8名專職消防員定期接受培訓、開展演練,時刻保障商場及周邊社區的消防安全。“黨建不是口號,要落到實處、干出實效。”霍曉華表示,“從處理顧客突發不適,到幫助尋找走散兒童,我們的黨員志愿者每天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。”
作為陽新縣商業地標,華聯時代廣場業態豐富、人流密集。華聯商圈黨支部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,擦亮服務品牌,優化消費環境,努力實現黨的建設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,為陽新“奮進百強縣”貢獻更大力量。(記者 吳天韻 通訊員 盧奇棋)
編輯:嚴逸亭